2016年1月25日 星期一

[雜評] 臉書:公共及私人領域之間的渾沌地帶(一)

最近看很多架空武俠小說,剛好先前又發了一篇講到中國人的科學思維,就再借題發揮一下聊聊上古神話生物渾沌。

神話生物並非專屬於古代中國的思想產物。拿希臘神話來說,故事中出現的神魔鬼怪也不少,怎麼(整個西歐)很快的就屏棄希臘神話,奔向基督教懷抱呢?而現代中國早已接納西方科學求證的精神,怎麼還有人信魑魅魍魎這套?

這個現象或許可分兩個面向探討。首先是「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」的精神及延伸思維。西方國家所採納的觀點恰恰相反,若假設不得證則不予置評。若換成統計學的語言來說,就是當證據無法反駁null hypothesis時,最有力的結論也只能是沒有結論。 而不可信其無的意思就是當證據無法反駁null hypothesis時... 還是信吧!(與科學精神相悖)就算是type II error,為了安全起見也信一下吧。反正只要相信的範圍夠「廣大」,總會信到一個對的。中國思維似乎對「犯錯」特別反感。彷彿錯本身是不潔的。為了不要錯,寧可對錯皆收。例如「多聞闕疑,慎言其餘,則寡尤」,延伸的邏輯就是「覺得困惑(有可能錯的部分)就不要講,胸有成竹的話才能說出口」。這或許也是為何謹言慎行的華人經常看不慣不假思索的大嘴巴。採取此策略會有兩種可能:困惑點可能未來有機會釋疑,但也可能因為沒說出口,所以永遠都不會明白。就社會層面而言,當人民集體擁有這樣的思維,包容性會比較大,也比較不容易出現歧異、不主流或質疑的聲音。群體進步的可能性,活生生的被自我質疑和沒把握所以沈默所埋沒。細細想來,這沒把握所以沈默的態度,甚至體現在華人的愛情觀之中。

另一個面向,算是我們老祖宗做得比希臘人出色的地方,將信仰和不可知的神秘主義合而為一。希臘神話最大的敗筆在於把神祇的住所設定在奥林匹斯山上。終有一天,人們登上山頂,神話就不攻自破。反觀中國,即便中國五嶽一直以來都是祭拜聖地,卻不是神仙的居住地。神仙,高人一等,必是住在蓬萊、天庭這種無法窺見也無法印證的神秘空間。這無從反駁卻也無從證明的渾沌性質,讓人不由得心生敬畏。
標題所引用的渾沌,係指開天闢地時的混濁狀態(非上古猛獸,先前討論完全偏離標題...)。

臉書以及互動性強的社交網站都有這個特質:它們處於公共領域和私領域之間的曖昧地帶。這雙重特性甚至成了我們塑造另一個「身份」跟「形象」的平台。

這「我」,既是我,也非我。豈非渾沌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